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爽爽爽影院_日韩电影在线

容大客戶服務熱線 17766358885
CMA證書
CNAS證書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青少司司長郭建軍體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具有啟迪意義

發布時間:2015-03-13   來源:容大檢測   瀏覽量:1771次
導讀:2013年的青少年體育工作,貫徹以法規制度建設為核心,以構建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和改革完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為重點,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的思路,在加強部門協同、深化體教結合,強化青少年體育組織建設,督導落實運動員文化教育相關政策,加強重大問題的研究,廣泛開展青少年體育活動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江蘇威騰人造草坪

各位領導、同志們:
     

      按照會議議程,現在由我作青少年體育工作報告。

      一、2013年主要工作


      2013年的青少年體育工作,貫徹以法規制度建設為核心,以構建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和改革完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為重點,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的思路,在加強部門協同、深化體教結合,強化青少年體育組織建設,督導落實運動員文化教育相關政策,加強重大問題的研究,廣泛開展青少年體育活動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一)繼續加強法規制度建設,努力構建青少年體育制度體系
      法規制度建設是引領、促進、指導和規范事業發展的準則和依據。針對青少年體育領域制度滯后且空白較多的情況,近幾年來我們把法規制度建設作為核心工作加以強化。
      啟動了以馮建中副局長為組長,由教育部、財政部等8部委組成的《青少年體育振興規劃》(暫定名)的研制工作。“振興規劃”旨在全面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構建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資源整合和合作協調機制,制定一段時期內我國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指導思想、發展原則、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切實扭轉當前青少年體質下滑趨勢,實現青少年體育工作的全面振興。
      在前三年出臺六個文件的基礎上,2013年聯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著力解決校園足球發展面臨的經費缺乏、場地不足、師資匱乏、政策保障不力等問題,特別是在體教兩部門職責分工、納入運動員技術等級評定、大中小學四級聯賽體系、完善足球特長生招生政策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聯合教育部修訂下發了《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管理辦法》,著眼于推動傳統校普及與提高的均衡發展,強化績效評估和動態管理,增加了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加強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建設以及落實體育教師和教練員待遇等要求。下發了《全國青少年體育比賽賽前運動員文化測試工作管理辦法》,對文化測試的總體要求、組織分工、監督管理、違規處罰等主要環節的工作進行了細化和規范。


      (二)以貫徹落實國辦23號文件為抓手,加強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

      強基固本,不斷培養和輸送優秀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和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是青少年體育工作的重要任務。經過幾年努力,雖然后備人才下滑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一些地區和項目還有所回升,據統計,2010年全國各級體校數量為1933所,2013年底上升為2187所,但后備人才培養特別是各級體校的發展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體育部門的人才培養觀念、體校管理體制、辦學指導思想、政策保障和經費投入、訓練科學化水平、競賽制度設計等,仍然與現實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去年我們以督導檢查國辦23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為抓手,按既定工作計劃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督導檢查和賽前文化測試
      按照劉延東副總理在2012年全國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要求,總局于去年11月至12月對全國部分省市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一是結合體育總局全民健身督導檢查工作,對山東、河南、廣西、新疆4省區進行了督導檢查。二是聯合教育部以地方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貫徹落實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為重點,對河北、黑龍江、江西、陜西4省進行了專項督導檢查,并將檢查情況以“信息專報”形式上報國務院。三是結合新的奧運周期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認定工作,對全國申報基地體校的文化教育工作進行了檢查。
      繼續開展青少年比賽賽前文化測試工作。去年新增了5個項目,共計在17個項目的全國青少年比賽中進行文化測試,其中9個項目將運動員參賽資格與文化測試成績掛鉤,設置5%人數的淘汰率。從文化測試工作整體情況來看,各方面重視程度有所提高,測試成績明顯提升,測試考務組織工作更加科學規范。
      2、開展新周期(2013—2016年)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認定工作。基地認定工作是實施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程,促進各級各類體校加強自身建設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各基地學校申報自評、各省區市體育局復評、總局實地統評后,共命名335所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
      3、啟動《奧運項目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編制工作。做好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這一系統工程,規劃設計是關鍵。去年4月,總局成立了以馮建中副局長為組長的規劃編制領導小組,對各項目中心規劃編制工作作出部署。去年底今年初,馮建中副局長帶領小組相關單位逐一聽取了各項目中心領導班子的專題匯報,針對規劃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修改意見。截止3月5日,各項目已將規劃正式上報總局,馮建中副局長要求各職能司局就規劃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限期修改再上報。
      4、修訂奧運項目全國青少年教學訓練大綱。兩年來部署開展了13個項目的大綱修訂工作,目前籃球、排球、羽毛球、網球、田徑5個項目已經完稿出版,并在全國范圍內舉辦了教練員學習貫徹新修訂大綱的專項培訓班,開始在基層訓練單位實施。7個項目已完成終審稿,今年上半年將出版。
      5、資助奧運項目青少年訓練營。去年使用彩票公益金2000萬元資助包括全部冬夏兩季奧運項目的34個訓練營,累計參加人數8000余人,累計天數700余天。訓練營對引導青少年全面發展尤其是科學訓練、教練員培訓交流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受到各單位和項目中心的重視和歡迎。


      (三)聯合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少年體育活動
      體育賽事和體育活動是開展青少年體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是豐富青少年生活,培養興趣,陶冶情操,增強體質和意志品質的重要手段。去年我們聯合教育部、團中央等部門,在相關省市支持配合下,開展了不同層次、不同規模、不同內容的豐富多彩的活動。
      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全國青少年“未來之星”陽光體育大會。在大會的設計組織、活動內容、活動特色、新聞宣傳等方面不斷豐富和提升,起到了示范作用,受到多方關注。
      與教育部、學生體協、總局項目中心聯合,首次推出了籃球、排球、田徑、游泳、武術5個項目的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聯賽,共有127支體育傳統校隊伍、共計1455名中學生參加。
      繼續資助各項目開展青少年健身活動。使用體育彩票公益金對26個項目中心及有關單位的52項青少年夏(冬)令營、5個省(區、市)的“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進行了資助,約160萬青少年學生參與。
      在9個省市投入900萬元開展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試點工作。命名和資助青少年體育俱樂部225所,國家級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23個。


      (四)加強青少年體育組織建設
      社會組織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中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培育和發展青少年體育組織是政府轉變職能,強化服務的改革要求,也是青少年體育工作發展方向。
      去年經總局批準,我們完成了全國體育運動學校聯合會的換屆工作。目前聯合會正在進行章程修訂、內部職責任務分工、制定工作計劃,目標是發揮聯合會的實體作用,在體校發展的問題研究、信息交流、人員培訓、競賽訓練、檢查評估等方面承擔起任務。此外,總局業已批準了關于成立全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協會的方案,目前已報民政部待批。十幾年來,總局命名的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已達4700個,如果加上省級的1000余個,成立協會將有力的服務指導俱樂部的發展。去年12月我們召開了俱樂部協會籌備會議,抓緊做好組織籌備的準備工作。


      (五)大力開展校園足球活動
      增加投入、完善政策、擴大規模,校園足球活動不斷深化。總局在每年投入4000萬元彩票公益金的基礎上,去年又增加了1600萬元。聯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對開展校園足球的學校予以政策支持,同時大力推動省級校園足球活動開展。去年底全國校園足球活動城市布局已經覆蓋所有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家級布局城市達到49個,有11個省開展了省級校園足球活動,省級布局城市達到74個,試點縣3個。組織開展校園足球聯賽的學校已經發展到5084所,注冊人數191766人,吸引了270多萬名學生參加足球活動。目前正準備與教育部共同打造校園足球升級版,實行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聯賽相銜接的競賽體系。


      (六)強化培訓,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者隊伍建設
      按照“統籌規劃、分類指導、注重技能、突出實效”的原則,采取綜合、單項、專題培訓、境外研修等多種形式,與北體大、首都體育學院合作,舉辦各類培訓班23期,共計培訓2500余人。其中業余訓練方面的培訓班共舉辦了16期培訓班,累計培訓1800余人。此外,根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體育教師培訓3年計劃》,全年累計培訓體育教師6400余人。


      (七)加強青少年體育宣傳
      通過總局政府網站大力開展宣傳,積極推進信息公開,上傳信息年度綜合測評連續兩年位列總局機關首位。出版《青少年體育》雜志6期,廣泛開展重大專題、專家訪談、熱點聚焦、鍛煉指導、案例展示等宣傳報道,今年1月起,將雜志雙月刊改為月刊,進一步豐富宣傳報道的數量,提高質量。協商中國體育報將原“學校體育”版更名為“青少年體育”版,進一步明確了青少年體育的范圍、定位,多次就大型青少年體育活動進行專題性深度性報道。繼續開展“走基層—青少年體育宣傳采訪活動”,采訪次數由2012年的一次增加為兩次,緊密結合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最新態勢,確定采訪主題,聯合多家中央媒體采訪報道了安徽蕪湖、福建福州、四川成都、內江開展青少年體育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取得良好效果。


      (八)加強青少年體育基礎性工作
      建立全國青少年體育統計年報制度。設計了包括208項指標的“青少年體育年度統計報表”,統計內容涉及各級各類體校、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校外體育活動中心、校園足球定點學校、場館開放學校等7類基層單位的有關情況,基本涵蓋了當前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方方面面。經過對各省市青少年體育管理部門的統計人員培訓后,去年開始統計工作,經反復核實,截止去年底,完成了2012年各項數據的統計工作。
      開展青少年體育工作性研究。青少年體育工作基礎差、底子薄,實踐中有很多問題都需要理論研究和改革設計。我們委托高等院校和總局科研院所等單位進行了“青少年體育工作評估體系”、“培育發展青少年體育組織”、“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設立青少年體育運動傷害責任險”、“區縣級業余訓練工作現狀與對策”等項目的專題研究,并爭取早日將成果轉化為政策文件。


      二、2014年主要工作


      2014年是實現《青少年體育“十二五”規劃》的重要一年。要繼續推動政策法規建設工作;加大對各級公辦體校貫徹落實國辦23號文件的督導檢查力度;召開全國業余訓練工作會議,改革創新,鞏固加強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加強體育行政部門的引領作用,協調相關部門,在青少年體育“組織、活動、場地”開展和建設方面力求新突破;建立青少年體育工作評估體系;開展青少年體育行為和活動調查;評估“十二五”,啟動“十三五”規劃研制工作。


      (一)政策法規建設方面
      繼續研制《青少年體育振興規劃》,在開展全國抽樣調研的基礎上,爭取聯合相關部門,初步制訂出該規劃草案。總結、檢查、評估《青少年體育“十二五”規劃》,形成《青少年體育“十三五”規劃》草案。制訂《關于進一步加強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全國業余訓練運動員信息管理辦法》。頒布《奧運會項目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新周期《國家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認定辦法》《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評估辦法》等。


      (二)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方面
      1、繼續狠抓公辦體校運動員文化教育的政策落實工作
      按照國辦23號文件和體青字﹝2012﹞77號文件要求,將全國各省市貫徹落實工作當成當前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已與教育部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商定,將運動員文化教育督導檢查工作列入今年工作計劃,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國家教育督導資源開展聯合督導檢查,重點督導貫徹落實進展緩慢的省市政府,督導公辦體校納入當地教育發展規劃,文化教育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公辦體校教學管理、教師配備、教師培訓、落實《中等體育運動學校管理辦法》《少年兒童體育學校管理辦法》相關要求,伙食、服裝標準等方面的情況。督導檢查結果上報國務院并及時通報全國各省市,對貫徹落實不力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
      運動員文化測試工作在去年17個項目的基礎上,今年增加射擊、摔跤、跳水、藝術體操、乒乓球5個項目進行賽前運動員文化測試,其中14個項目運動員參賽資格與文化測試成績掛鉤,2015年實現所有奧運會項目賽前運動員文化測試全覆蓋。
      2、籌備召開全國業余訓練工作會議,系統抓好業余訓練工作。計劃10月召開全國業余訓練工作會議,總結多年來業余訓練工作現狀,明確業余訓練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政策措施。聯合相關部委研究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開展運動員文化教育,社會力量辦青少年體育訓練,區縣級體校的恢復與重建,科學選材,基層業余訓練教練員待遇、職稱、晉升、考核標準,政策保障等內容的調研,形成“指導意見”草案。制定并頒布實施《奧運會項目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中長期發展規劃》,并建立年度檢查評估機制。提升青少年訓練的科技水平,從選材、傷病恢復、運動營養等方面增加科技含量,選派國家隊優秀科研專家結合訓練營、比賽等進行授課,使優秀運動隊的科研成果在基層得到分享。制訂剩余25個項目的訓練教學大綱,做到精細研制,嚴格把關,保證質量。
      3、制訂出臺《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認定辦法(2017-2020)》。在總結前三個周期得失基礎上,結合當前形勢需要,突出核心剛性指標要求,兼顧體制外資源,合理劃分類別,優化整合與單項協會基地關系,預防突擊式參評,強化日常建設管理內容。開展基地中期檢查工作,根據《關于印發<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認定辦法>的通知》(體青字﹝2012﹞18號)第十九條的要求,檢查各省市配套經費的落實情況,如發現未能按要求落實配套經費的,則暫停國家后備力量專款的撥付。
      4、開展全國青少年業余訓練運動員信息管理系統第一階段工作。“管理系統建設方案”已經總局批準,并委托總局科研所研制。今年要做的工作,一是研制并頒布《全國青少年業余訓練運動員信息管理辦法》;二是采集全國中等體育運動學校在訓運動員的個人基礎信息,開發相關信息管理模塊,初步建成信息系統框架,并使部分內容開始運行。為順利推進該項工作,希望各省級體育局和總局項目中心大力配合。其中關于《全國青少年業余訓練運動員信息管理辦法》的研制工作將會以走訪調研或問卷調研的形式征求大家意見和建議,各省級體育局還要配合對現有青少年注冊數據的收集工作。


      (三)推進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
      以青少年體育“組織、活動、場地”開展和建設方面入手,強化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提高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水平。
      1、以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建設和管理為重點,加強青少年體育組織建設。傳統校建設重點圍繞貫徹落實《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管理辦法》,研制下發《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評估辦法》,對傳統校實施動態評估機制,進一步完善、加強、規范傳統校建設和管理,全面提高傳統校的辦校水平,更好地發揮傳統校在推進素質教育、大力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提高學校課余訓練水平和培養體育人才的引領示范作用。按計劃,今年總局和教育部將聯合審定命名100所傳統校,與首都體育學院配合,完成今年傳統校教師培訓工作,并保證質量。
      俱樂部建設重點圍繞籌備成立全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協會,研制《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辦法》,對俱樂部實施動態管理,完善、加強、規范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建設和管理,發揮俱樂部培養青少年體育興趣,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我國青少年體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推動省市級俱樂部及俱樂部行業協會的創建工作。
      2、廣泛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通過協同教育和其他社會力量整合以全國青少年陽光體育大會為龍頭的陽光體育系列活動,包括科學健身校園行、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戶外營地夏(冬)令營、資助項目中心的夏(冬)令營等活動,創新內容和形式,以打造“夏令營、冬令營、特色活動”三大品牌,起到引領示范作用,推動省市和各項目協會聯動,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
      繼續開展體育傳統項目學校五項聯賽,進一步規范賽事組織,提高辦賽質量。倡導先期開展本地區傳統校比賽的省市,選拔最優秀的隊伍參加全國比賽。
      3、繼續推動以校園足球為代表的項目在校園的推廣普及工作。今年將會同教育部及相關部門開展校園足球調研工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校園足球相關工作部門的職責分工,理順工作機制,研究制訂校園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按照“強基礎、調機制、上水平”的總體思路,爭取國家和社會的大力支持,打造校園足球升級版。同時,抓好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夏冬令營、四級聯賽。此外,抓好《關于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的貫徹落實工作,今年下半年將組織有關專家督導檢查省市的貫徹落實情況。同時,與教育部體衛藝司研究籃球、排球、田徑、游泳、武術等項目在學校進一步開展的方案。
      4、啟動實施青少年人群體育健身活動和體質狀況抽測工作。在2014年體育健身活動和體質狀況抽測調查工作中增加6-19歲兒童青少年人群,調查日常作息、體育課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以及校外體育鍛煉的情況,為構建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和制定青少年體育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計劃選取北京、內蒙、吉林、浙江、山東、湖北、廣東、重慶、云南、甘肅10個省市,每個省市選取3個地市,各地市按照城鄉、男女4個不同年齡段選取5000余人,全國共抽測5萬余人,抽測結果向社會公布。各省市體育局要按照抽測工作方案的要求,盡快完善組織機構,及時了解進展情況,確保人員和經費到位,按照總局要求的時間節點開展工作,配合國家體質監測中心嚴格管控工作流程,保證數據采集真實有效。
      5、開展學生體質監測工作。2014年體育總局啟動了第四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兒童青少年(學生)人群體質監測是國民體質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工作原來一直由群體司統籌協調,今年按照職責分工,國民體質監測總體工作仍由群體司統籌協調,學生體質監測工作由青少司與教育部體衛藝司協調落實。為確保今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工作的實施,體育總局聯合教育部等六部門共同印發了《關于開展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工作的通知》。同時,在今年體育轉移支付預算項目中統籌了500萬元對各省市開展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工作予以經費支持,重點解決各省市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的業務培訓和監測器材的更新與補充,每個區縣12萬元左右,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可能會多一些。因此,請各省市體育局與教育廳(教委)溝通協調,按照體育總局經濟司和財政部教科文司聯合下發的《關于編制2014年體育轉移支付預算的通知》(體經字[2014]17號)要求,將相關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工作經費統籌納入國民體質監測工作經費編制預算。各省市體育局要加強對這項工作預算執行的管理,與教育部門共同管理好、落實好今年學生體質監測經費。
      6、加強青少年體育場地設施建設。規范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的建設和管理,對營地進行管理、運行、效益評估,實施動態管理,今后資助資金向打造特色營地、品牌活動、受益青少年數量方向傾斜。今年將以不同地域特點的省市為依托,選擇具有獨特人文自然景觀、特色青少年戶外體育運動項目、整合社會資源等優勢的營地,在寒暑假廣泛開展全國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活動,并將戶外營地展示大會統一更改為戶外營地夏、冬令營,打造陽光體育特色品牌活動。
      繼續開展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試點工作。聯合教育、財政部門研制《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實施辦法》。
      中華體育總會基金會正在和我們協商,共同對資助各省市設立奧林匹克青少年體育活動中心項目進行調研,目前已經調研了幾個省市并召開了幾次研討會,希望各省市對相關調研予以協助配合。
      聯合總局器材裝備中心下的器材裝備委員會,研究制定針對青少年體育鍛煉特點的體育器材行業生產標準,并促使其納入國家標準。
      7、研究實施青少年體育社會指導員計劃。擬協調總局職能部門和相關單位,研究在社會體育指導員中設立青少年體育社會指導員分支的可行性,組織相關部門研制培訓教材、計劃,并在相關培訓中嘗試實施。


      (四)做好青少年體育基礎數據年報工作
      2012年度的全國青少年體育統計數據準確性雖然還難以確保百分之百,但是已經可以比較完整地反映當前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概貌。今年我們將繼續舉辦統計工作培訓班,全面總結2012年度的統計工作,部署2013年度的統計工作。
      以上報告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會議總結講話
(2014年3月19日)

 

同志們:
      2014年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會議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即將結束。這次會議是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的形勢下召開的,是在全國上下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背景下召開的,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和去年底召開的體育局長會議對改革創新進行了部署,也對體育發展作出了規定。本次青少年體育工作會議圍繞改革創新,突出構建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體系,馮建中副局長做了重要講話,要求大家繼續深入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聯系當年青少年體育工作實際,作了理論上的闡述,并對下一階段青少年體育工作提出了8個方面的意見。馮建中副局長的講話深入淺出、生動深刻、針對性強,對于我們進一步開展好青少年體育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教育部體衛藝司王登峰司長向大家詳細解讀了三中全會有關青少年體育的內容,對學校體育的功能進行了重新界定。 北京市體育局等7個單位進行了大會發言,浙江省體育局等4家單位進行了文字交流。會議的發言、交流具有典型性,有亮點、有啟發,對我們工作有觸動、有促進。在今天上午的分組討論中,與會代表圍繞著馮建中副局長的講話、青少年體育工作報告,對促進青少年體育進一步發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建議,比如,如何做好青少年體育的頂層設計,聯合其他部門,抓好政府標準、評估;今后需聯合教育等部門,共同召開青少年體育工作會議,加強體教結合,貫徹三中全會“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要求,形成合力;鑒于青少年體育工作抓手少,要注重發揮競賽杠桿作用;要把項目中心、協會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做實;注重青少年體育理論研究,注重創新;對一些政策文件,要加強國家層面的督導檢查,如督導檢查國辦23號文件等。我們將盡快梳理歸納這些意見建議,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吸收。


      下面,結合會議總體情況我再講幾點意見:
      一、研究青少年體育的規律,即統籌兼顧,又突出重點
      青少年體育是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的結合部,是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的源泉,基礎地位十分重要。青少年體育的特點是覆蓋面廣,涉及行業部門多,靠一己之力難以奏效,因此需要加強橫向聯合,開放包容式的開展工作。青少年體育工作周期長,短期難以見到成效,因此不能指望一口氣吃出個胖子,要有耐心和恒心。青少年體育工作欠賬多,歷史積累問題多,解決這些問題不能靠一日之功,要抓主要矛盾。青少年體育雖然重要,但具體工作層面的抓手少,相對較虛,應當努力創新,在機制上下功夫。鑒于此種狀況,開展工作既要統籌兼顧,又要突出重點,要結合總局對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整體部署和各地開展工作的實際,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每年抓一兩個影響青少年體育發展的重點問題、瓶頸問題,予以突破,長期下去,幾年之后,青少年體育必有重大發展。在抓重點問題上,因各地發展不平衡,遇到的階段性矛盾也不相同,除貫徹落實好總局部署的重點工作,各地還要充分結合當地實際,分析排查重點問題。比如,運動員文化教育政策的落實是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重點,是一項階段性工作,需要列出進展時間表,形成倒逼機制,重點抓,抓出成效。再比如,三中全會對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體育部門應當抓住機會,發揮自身優勢,在教育改革,特別是學校體育改革中進一步深化體教兩家結合,在項目布局與推廣、教師培訓、學生體質鍛煉標準和健康標準的實施與檢查等方面建立相應制度與機制,把體教結合工作做實。


      二、既要立足長遠,更要狠抓落實
      青少年體育是一項面向未來的事業,其基礎地位和作用決定了開展青少年體育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必須注重打基礎利長遠,因此不可急功近利,要有長遠眼光和長遠規劃,扎扎實實抓好基礎性工作,要有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精神,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我們用了兩年時間抓奧運項目后備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用了更長的時間抓業余訓練教學大綱,還計劃用三年時間制定《青少年體育振興規劃》,目的就是通過抓長遠建設,抓基礎建設,改變目前后備人才培養的無序、人治、擅變的狀況,雖然短期不可能見到成效,但只要持續抓下去,必會見到成果。馮建中副局長曾經指出:當前推進青少年體育發展的各種政策文件不少,但貫徹落實效果不盡如人意。政策有了,就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狠抓落實,下一步我們要加強對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的督導。政策落實不好的原因之一在于利益問題,有些單位害怕觸動利益,我們要以壯士斷腕的改革創新精神大膽沖破阻礙青少年體育發展的舊的體制、固有利益。


      三、更新觀念,改革探索,勇于創新
      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創新的號角,體育事業的改革創新也勢在必行,我們要按照國家和總局的總體部署,做好青少年體育的改革創新,要更新觀念,摒棄不適合青少年體育發展需求的觀念,比如,青少年訓練競賽層層以錦標為杠桿,層層要成績,違背了青少年生長發育規律和人才訓練、培養規律,要通過轉變觀念改變這種狀況。習近平總書記在索契冬奧會講話中指出體育比賽最重要的是展示體育精神。國家和社會對“唯金牌論”也有重新思考,在人才培養上我們也要有這個思考,做出改變,有突破創新。青少年體育工作無固定模式,各地經濟社會發展不同,開展青少年體育也有所不同,要大膽轉變觀念,勇于探索,勇于嘗試,推動青少年體育創新求變。


      四、加大對省運會參賽運動員資格弄虛作假和服用違禁藥物的處罰力度
      運動員在年齡和資格上弄虛作假和服用違禁藥物是長期以來體育行業不正之風的突出表現,不僅在優秀運動隊存在,在青少年培養工作中也存在,特別是年齡作假問題,所以我們在青少年后備人才培養工作中要從根上抓好這項工作。今年是省運動會年,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工作依然面臨著嚴峻考驗和挑戰,各省市青少處是省運會青少年競賽的政策制定者和組織實施者,要按照劉鵬局長在2014年國家體育總局反腐倡廉建設工作會上的講話要求,各省要像抓全運會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工作那樣,動手要早,標準要高,工作要細,措施要實。各省市要聯合采取措施,堅決打擊運動員參賽資格和年齡作假行為,樹立風清氣正的青少年體育工作風氣。


      關于青少年體育的幾項具體工作
      一、要重視和加強統計年報和年度總結計劃工作
      經過近兩年的設計、調研、統計,我們完成了“青少年體育基礎數據統計年報”,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經過各省市的積極配合,我們初步摸清了全國青少年體育領域的基本情況,這將為今后科學決策、更好地推動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有些地方統計上報的報表中存在不少問題,一是有的省市對本省地市、區縣青少年體育數據指標情況不清楚;二是有的省市對此項工作不重視,存在敷衍的情況;三是有的省市沒能充分理解報表項目的要求,所報數據與實際差距很大。今后此項工作將形成制度,每年要統計、更新一次,希望各省市要予以重視,專人負責,力求數據的準確性,通過統計工作來促進青少年體育工作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判斷青少年體育發展態勢、發展方向,并以此事推動工作。各省市體育局和總局項目中心2013年青少年體育工作總結已于去年12月份報至青少司,今年年底各單位需要繼續報年度總結,同時還要報明年工作計劃,總結和計劃分開,形成兩個文本。


      二、加強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工作
      2013年11月,總局聯合教育部修訂下發了《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傳統校在推廣學校傳統項目、開展特色項目訓練競賽、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培養體育后備人才方面的骨干示范作用。各省市體育部門要聯合當地教育部門加強對體育傳統校的屬地管理,切實抓好《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管理辦法》的落實工作,一是根據工作實際和規劃布局研制本省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管理辦法》。同時,要抓好體育傳統校建設的規劃和布局,優化結構、加強對體育傳統校的扶持創建和管理。二是各省市體育部門要會同教育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各級體育傳統校人才培養、課程教學、場地設施、訓練競賽和資金落實等情況進行績效考核。
      建立和完善體育傳統校聯賽制度。各省市體育部門要聯合教育部門共同建立自下而上、逐級選拔的省級體育傳統校比賽體系,在比賽項目的設置上要與全國體育傳統校比賽項目銜接,逐步建立和完善國家、省市、校際,小學、初中、高中,以三大球和田徑、游泳、武術等項目為主的傳統校聯賽體系,結合傳統校建設,開展好本省的傳統校比賽。相關項目中心要加強對傳統校比賽的標準化、規范化運作,適時將體育傳統校比賽納入并實施運動員等級達標評定。


      三、加強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工作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社會組織發展的政策和環境將大大改善。希望省市體育部門加大對俱樂部的培育,制訂一些政策,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大力發展青少年體育社會組織,主動與民政、教育、財政、稅務、監察等部門溝通,聯合出臺扶持和管理政策,并提供政策、場地、人員、技術、資金等多方面的支持。


      四、抓緊制定《奧運項目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中長期發展規劃》
      馮局長的講話中已對各項目前期《奧運項目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作了全面部署和要求,希望各中心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嚴格按照總局修改意見和要求認真修改并準時上報。


      五、認真完成《奧運項目青少年訓練教學大綱》的編制工作
      總局從2010年開始啟動《奧運項目青少年訓練教學大綱》的編制工作,目前部分項目已經完稿出版,并開始實施使用。今年我們申請了425萬元用以完成剩余25個項目的大綱編寫工作,希望相關項目中心能夠按照總局統一的要求和時間節點,近期我們將下發具體通知,希望各項目盡早啟動,結合國際前沿,細化各項指標,保質保量的完成大綱編寫工作。


      六、開展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中期檢查工作
      我們將于今年下半年開展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中期檢查工作,希望各基地學校要將基地認定標準的各項要求落實到日常管理中,全面推進各級體校的標準化和規劃化建設。針對個別省市未撥付配套經費的情況,總局將重點對各省市的配套經費到位情況進行檢查,如各省市的配套經費沒有按要求落實到位,總局也將停撥相關經費。


      七、繼續督導檢查運動員文化教育
      今年各省市體育局要繼續大力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做好公辦體校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總局也將采取多種形式進行督導檢查,加大《指導意見》的落實力度。今年督導對象重點就是體育部門自辦運動員文化教育的245所體校,我們將聯合教育等部門以國家督導名義督導檢查各級政府及體校的貫徹落實情況。


      八、工作調研
      按照青少司的工作部署,今年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規劃和布局,對各級各類體校、體育傳統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和青少年體育戶外活動營地以及培訓需求等工作進行調研,結合今年10月召開的全國業余訓練工作會議,加強對青少年體育各項工作的基礎性調研。


      九、做好《青少年體育》雜志征訂工作
      《青少年體育》雜志是我們宣傳青少年體育的一項重要刊物,已由雙月刊轉為月刊,內容也逐漸向基層需求轉變,去年底的青少年體育管理干部培訓班上,我們要求省市及中心積極征訂,根據雜志社反饋的訂閱單,2014年征訂數量很少,請大家積極征訂,支持青少年體育宣傳工作。
      最后,與會代表回去后要向單位主要領導匯報本次會議情況,認真抓好會議各項要求的貫徹落實。
      謝謝大家!

標簽:
相關新聞

Copyright ? 2008-2020 江蘇容大材料腐蝕檢驗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 蘇ICP備16054545號-1     蘇公網安備 32020502000190號   技術支持:迅誠科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祁阳县| 普兰店市| 邓州市| 于田县| 甘德县| 邛崃市| 利辛县| 叙永县| 阜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宁乡县| 林周县| 赤水市| 巨鹿县| 岑溪市| 南安市| 车致| 湘乡市| 吐鲁番市| 雅江县| 建湖县| 阿坝| 德化县| 五河县| 茌平县| 宿迁市| 高州市| 当雄县| 永州市| 长治市| 嘉黎县| 金湖县| 犍为县| 星子县| 修武县| 潞西市| 孙吴县| 大名县| 观塘区| 阳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