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E TM0177/SSC應力腐蝕酸性測試方法——容大檢測
NACE TM0177 ——實驗室評估金屬在H2S環境下的硫化物應力腐蝕與應力腐蝕開裂的規范方法
1.1 簡介
NACE TM0177 可能是被引用最多的酸性測試標準之一,它是最初“NACE 解決方案”的來源,即現在的 NACE TM0177 解決方案 A。它涵蓋了四種 SSC/SCC 測試方法,即 A;拉伸,B;彎梁,C;C環和D;雙懸臂梁,它詳細介紹了環境和程序。它不給出驗收水平或通過:失敗標準。它涵蓋了溶液化學、溶液體積:表面積比、測試持續時間、試樣幾何形狀和負載,以及四種不同方法的其他測試細節,見下文。
1.2 單軸拉伸試驗
平滑單軸拉伸試驗是 NACE TM0177 中的方法 A。可以施加自重、驗證環或液壓負載。樣本經過全面機加工,并且由于收腰幾何形狀,無法對焊縫表面細節或近表面微觀結構進行采樣。
TM0177 中有標準和小尺寸幾何形狀(分別為 0.25 英寸(6.35 毫米)直徑、1 英寸(25.4 毫米)標距和 0.15 英寸(3.81 毫米)直徑、0.6 英寸(15 毫米)標距)。
該標準警告說,與全尺寸試樣相比,小尺寸試樣可能會導致更短的失效時間,但并不表示閾值應力會更低。肩部半徑指定為最小 15 毫米,但 EFC 17 中的 CRA 建議最小 20 毫米,以避免“在這些位置出現不必要的優先開裂”。必須通過“持續負載”或“恒定負載”設備加載,其中“持續負載”是指彈簧加載裝置,例如防爆環,“恒定負載”是指自重或液壓負載。該標準警告說,持續載荷裝置中的輕微載荷松弛可能意味著試樣開裂,但不會失效,因此規定了試驗后對試樣進行目視檢查。盡管該標準要求“小心施加載荷以避免超過所需值”,但沒有警告可能會影響結果的無意扭轉或彎曲(非軸向載荷)。為了產生閾值應力,樣本在一系列負載下進行測試,每個樣本長達 720 小時。
該標準警告說,持續載荷裝置中的輕微載荷松弛可能意味著試樣開裂,但不會失效,因此規定了試驗后對試樣進行目視檢查。盡管該標準要求“小心施加載荷以避免超過所需值”,但沒有警告可能會影響結果的無意扭轉或彎曲(非軸向載荷)。為了產生閾值應力,樣本在一系列負載下進行測試,每個樣本長達 720 小時。該標準警告說,持續載荷裝置中的輕微載荷松弛可能意味著試樣開裂,但不會失效,因此規定了試驗后對試樣進行目視檢查。
盡管該標準要求“小心施加載荷以避免超過所需值”,但沒有警告可能會影響結果的無意扭轉或彎曲(非軸向載荷)。為了產生閾值應力,樣本在一系列負載下進行測試,每個樣本長達 720 小時。
該測試可導致敏感材料中的 SOHIC(應力導向氫致開裂),并且在焊接樣品的彎曲測試中經受住高達約 100% 屈服應力的材料中記錄了約 50% 屈服應力的閾值在 TWI(Pargeter 1986)。
1.3 彎梁測試
彎曲梁測試采用 NACE TM0177 方法 B。這些樣本非常小——寬 4.5 毫米,厚 1.5 毫米,有兩個直徑為 0.7 毫米的鉆孔,結果難以解釋。這種測試方法不常使用。
1.4 C 形環測試
C 形環測試是 NACE TM0177 方法 C,在 EFC 16 和 EFC 17 中也有指導。它實際上是一種彎曲測試,適用于相對較小的管狀材料,在環向產生應力。如果環被壓縮,則會在外部產生拉應力,但由于管道通常在內部承載相關環境,因此更常見的是將環膨脹,如圖所示。
1.5 雙懸臂梁(DCB)試驗
最長的酸性服務固定位移斷裂力學試驗是雙懸臂梁 (DCB) 試驗,這也是 NACE TM0177 方法 D。試件幾何形狀如圖所示。通過銷孔通過自由旋轉的銷軸向施加載荷,并插入楔塊以保持位移。然后將樣本暴露在環境中 14 天,然后再次使用針孔將其卸載。負載:位移曲線的不連續性表示樣本上的剩余負載。這與在破開的試樣上測得的裂紋尺寸一起,可以計算出測試結束時的 K。需要說明的是,所有的固定位移斷裂力學試驗都是止裂試驗。隨著裂紋的增長,載荷松弛,這勝過增加裂紋長度的效果,
如果選擇了正確的初始負載,DCB 測試有可能在一次測試中給出答案,這比一系列固定負載測試定義閾值更具優勢。然而,這只有在選擇了正確的負載時才有效——足夠高以使裂紋移動,但又不會高到裂紋延伸得太遠,從而導致測試無效。
與其他方法相比,使用 DCB 測試的測試持續時間也減少了,因為標準測試持續時間是 TM0177 中固定負載測試的一半。然而,這是一個輕微的問題,因為如果裂縫在 14 天時還沒有停止,那么結果將是不保守的。
1.6 四點彎曲測試
雖然“根據 NACE TM0177”四點彎曲測試的公司規范并不少見,但該方法不在該標準中。EFC 16 和 17 以及 ISO 7539-2 中已經給出了一段時間的指導,現在有一個 NACE 標準;TM0316。測試可以在完全機加工的樣本上進行,也可以在完整的焊接細節上進行。如果指定了這種類型的測試,請檢查客戶真正想要的測試方法。
1.7 參考資料
EFC 16:“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中含 H2S 環境中碳鋼和低合金鋼的材料要求指南”(EFC 16,第 3 版),由 Svein Eliassen 和 Liane Smith 編輯,Maney Publishing,2009 年 7 月,56 頁平裝本,ISBN 978 1 90654 033 3
EFC 17:“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用耐腐蝕合金:H2S 服務的一般要求和測試方法指南”,(EFC 17,第 2 版),Maney Publishing,2002 年 5 月,96 頁,ISBN 978 1 902653 556
ISO 7539-2“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 應力腐蝕試驗 - 第 2 部分:彎梁試樣的制備和使用”。
NACE TM0316,2016 年:“石油和天然氣應用材料的四點彎曲測試”。
Pargeter, RJ,“焊接結構鋼和管線鋼的氫致應力腐蝕開裂和硬度——最終合同報告”TWI GSP 報告 5537/29/86 1986 年 5 月(TWI 報告存檔)
NACE TM0198-2011
酸性油田服務中應力腐蝕開裂的篩選耐腐蝕合金的慢應變拉伸測試.
NACE TM0198-2011相似標準
NACE TM0198-2004 篩選耐腐蝕合金(CRA)在含硫油田服務中用于應力腐蝕開裂的慢應變速率測試方法
GB/T 15970.11-2022 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應力腐蝕試驗 第11部分:金屬和合金氫脆和氫致開裂試驗指南
T/CNS 49-2021 核電廠金屬材料高溫高壓水中應力腐蝕試驗方法 慢應變速率試驗
SY/T 6950-2013 耐蝕合金套管和油管
GB/T 40543-2021 石油天然氣工業 高含CO2環境用套管、油管及井下工具的材料選擇
GB/T 15970.11-2022
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應力腐蝕試驗 第11部分:金屬和合金氫脆和氫致開裂試驗指南
Corrosion of metals and alloys—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Part 11: Guidelines for testing the resistance of metals and alloys to hydrogen embrittlement and hydrogen-assisted cracking
GBT15970.11-2022, GB15970.11-2022
T/CNS 49-2021核電廠金屬材料高溫高壓水中應力腐蝕試驗方法 慢應變速率試驗
Test method for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in high temperature pressurized water of metallic materials used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 slow strain rate test
T/CNS 49-2021相似標準
T/CNS 48-2021 核電廠金屬材料高溫高壓水中應力腐蝕裂紋萌生試驗方法
T/CNS 52-2021 核電廠金屬材料高溫高壓水中環境促進開裂聲發射監測試驗方法
T/CSTM 00080-2019 金屬管在高溫高壓水中拉伸試驗方法
T/CNS 5-2018 核電廠金屬材料高溫高壓水中應力腐蝕裂紋擴展試驗方法
T/CNS 18-2020 核電廠金屬材料高溫高壓水中電偶腐蝕試驗方法
NACE TM0111-2011
碳鋼乙醇應力腐蝕開裂評價的慢應變速率試驗方法
Slow Strain Rate Test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Ethanol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in Carbon Steels
NACE TM0111-2011相似標準
GB/T 15970.10-2021 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應力腐蝕試驗 第10部分:反向U型彎曲試驗方法
GB/T 15970.11-2022 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應力腐蝕試驗 第11部分:金屬和合金氫脆和氫致開裂試驗指南
GB/T 30579-2022 承壓設備損傷模式識別
T/CSCP 0035.13-2017 低合金結構鋼實驗室腐蝕試驗 第13部分:低合金結構鋼應力腐蝕試驗方法
T/CNS 49-2021 核電廠金屬材料高溫高壓水中應力腐蝕試驗方法 慢應變速率試驗
容大檢測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專業第三方研究機構,擁有CMA和CNAS雙重資質。秉承“科學,公正、創新、高效”的質量方針,我們服務超過了40000家客戶,在行業內擁有良好的口碑。 我們的檢測專注于金屬耐腐蝕試驗、材料耐腐測試等金屬腐蝕測試。檢測能力涵蓋了金屬成分分析,金屬金相分析、機械性能檢測、硫化氫腐蝕檢測、閥門檢測等。

容大客戶服務熱線
17766358885








蘇公網安備 320205020001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