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調控為鋼鐵材料穿上仿生外衣 上海海事大學在微生物腐蝕領域研究取得新進展
記者從上海海事大學獲悉,該校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濤副教授課題組通過基因編輯的方法,首次在國際上提出利用海洋微生物誘導礦化抑制鋼鐵材料腐蝕的概念,并研發了一種新的綠色防腐蝕方法,其抑制腐蝕效果優于傳統防腐蝕涂層,且具有自修復功能。
“海洋環境中的腐蝕問題是一個國際性難題,不僅會引起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給海洋工程的安全性造成難以預計的危害。傳統防腐蝕方法大多依靠化學或電化學手段,成本高、過程繁瑣且易對環境造成危害。”劉濤介紹。
劉濤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曉雪研究員團隊合作研究發現,一種南海提取的非致病海洋細菌可在材料表面形成類似于貝殼的礦化膜,通過基因層面的調控,可賦予其優異的防腐蝕性能,其防腐性能甚至高于傳統的防腐涂層。另外,課題組還發現鋼鐵材料中的某些成分,會影響這種礦化膜的生成,因此,課題組還與寶鋼中央研究院高珊博士團隊合作,正在開發一種可以調控生物膜生長的新型耐蝕鋼。這種耐蝕鋼一方面可以經受南海苛刻環境的腐蝕,一方面又不會抑制鋼鐵表面珊瑚蟲的附著生長,因此有望應用于南海島礁建設和珊瑚礁的修復等領域。

圖說:劉濤團隊研究成果被選為《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及界面》雜志封面 來源/上海海事大學
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引起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關注,并有望應用于南海耐蝕鋼的研發。
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
容大擁有一批在業內取得顯著成就的專業技術人員,對行業內的檢測需求理解較深,并且有豐富的檢測經驗,本著精益求精的原則,針對不同樣品成立不同領域的技術小組進行分析、實驗,由相關專業經驗最豐富的高級工程師擔任負責人。保證每個報告的準確性、嚴謹性。適用于鋼鐵企業、石化行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部門的相關研究和測試。
容大檢測項目推薦
標簽:
容大客戶服務熱線
17766358885






蘇公網安備 320205020001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