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重量法
可用失重法和增重法
根據質量變化評定腐蝕速度的方法習慣上仍稱為“失重法”或“增重法”。
失重法就是根據腐蝕后試樣質量的減小量,用下式計算腐蝕速度:
v失重=(W0-W1 )/St
v失重=(W2-W0 )/St
式中v增為腐蝕速度(g/m2h),W2為帶有腐蝕產物的試樣的質量(g),S表示試樣的表面積,t表示腐蝕時間。
②厚度法
工程上,腐蝕深度或構件腐蝕變薄的程度直接影響該部件的壽命,更具有實際意義。在衡量不同密度的金屬的腐蝕程度時,更適合用這種方法。
將金屬失重腐蝕速度換算為腐蝕深度的公式為:
vd= v失×8.76/ρ
式中vd為以腐蝕深度表示的腐蝕速度,單位為mm/年;v失為失重腐蝕速度,單位為g/m2h;ρ為金屬的密度,單位為g/cm3;8.76為單位換算系數
(365χ24/106m=1000χ 365χ24/106mm=8.76)
③容量法
對于金屬在不含溶解氧的非氧化性酸中的均勻腐蝕,也可用析出腐蝕產物氫氣的體積變化來表示金屬平均腐蝕速度。
v容量=V0/(St)
式中, v容量表示析出產物的氫氣的體積變化表示平均腐蝕速度指標,cm3/(cm2·h) ; V0表示標準狀況下腐蝕氣體的體積,cm3。S表示試樣的面積,m2;t表示腐蝕時間,h。
對于不同的腐蝕情況,可采用不同的腐蝕速度表示方法。如對于密度相近的金屬,常用失重的腐蝕速度指標表示,而對于密度不同的金屬,則常用厚度變化指標表示。
對于電化學腐蝕,當無其他副反應存在時,金屬的腐蝕速度可用陽極電流密度來表示。在電化學腐蝕過程中,金屬不斷地進行陽極溶解,同時釋放出電子,放出電子越多,即輸出的電量越多,溶解的金屬也越多。
♦高溫合金棒材縱向低倍、組織酸浸試驗法 GB/T 14999.1-2012
♦高溫合金橫向低倍組織酸浸試驗法 GB/T 14999.2-2012
♦鋼材塔形發紋酸浸檢驗方法 GB/T 15711-1995
♦金屬抗硫化物應力腐蝕開裂恒負荷拉伸試驗方法 GB 4157-2006
♦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不銹鋼晶間腐蝕試驗方法 GB 4334-2008
♦不銹鋼5%硫酸腐蝕試驗方法 GB/T 4334.6-2015
♦不銹鋼三氯化鐵點腐蝕試驗方法 GB/T 17897-1999
♦不銹鋼在沸騰氯化鎂溶液中應力腐蝕試驗方法 GB/T 17898-1999
♦不銹鋼點蝕電位測量方法 GB/T 17899-1999
♦ 金屬材料在表面海水中常規暴露腐蝕試驗方法 GB 5776-2005
♦金屬材料試驗室均勻腐蝕全浸試驗方法 GB 10124-1988
♦人造氣氛中的腐蝕試驗-鹽霧試驗(SS試驗) GB 10125-2012
♦鐵-鉻-鎳合金在高溫水中應力腐蝕試驗方法 GB 10126-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