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氫應力腐蝕的定義及常見的腐蝕形態
硫化氫應力腐蝕和氫致開裂是一種低應力破壞,甚至在很低的拉應力下都可能發生開裂。一般說來,隨著鋼材強度(硬度)的提高,硫化氫應力腐蝕開裂越容易發生,甚至在百分之幾屈服強度時也會發生開裂。
硫化物應力腐蝕和氫致開裂均屬于延遲破壞,開裂可能在鋼材接觸H2S 后很短時間內(幾小時、幾天)發生,也可能在數周、數月或幾年后發生,但無論破壞發生遲早,往往事先無明顯預兆。

一、濕硫化氫應力腐蝕的定義及常見的腐蝕形態
滿足下列條件即構成濕硫化氫應力腐蝕環境:
a 介質溫度不大于60+2P ℃,P為介質表壓,單位是MPa
b 硫化氫分壓不小于0.35MPa,
c 介質中含水或介質溫度低于水的露點溫度,
d 介質PH小于9或者有氰化物存在。
對于碳鋼,分四種形態:氫脆(HB-hydrogen brittleness)、硫化物應力腐蝕開裂(SSCC-Sulfide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氫致開裂(HIC-Hydrogen induced cracking)、應力誘導氫致開裂(SOHIC-Stress induced hydrogen induced cracking)。
通常,HIC、SOHIC、HB通常發生液相區,氫通量較大時還會出現均勻腐蝕。SOHIC還受結構應力的影響。SSCC則會發現在液相區、氣液混相區。
二、常發生的部位
對于煉油加氫裝置,常發生再高低分罐頂部管道、分餾塔頂及后冷管道;脫硫裝置再生塔頂及后冷管道。對于煤化工變換裝置,常發生在常壓煤氣化裝置的煤氣至壓縮管道、壓縮到變換管道等。
當然,幾乎所有化工裝置,很多部位的腐蝕往往是各種腐蝕的疊加,我們在進行材料設計時,更需要注意的是區分哪種腐蝕占主導地位。
三、影響因素
3.1 溶液中的PH
溶液呈中性時,均勻腐蝕最弱。呈酸性時均勻腐蝕比呈堿性時高,且都比呈中性時高。且呈堿性時,腐蝕形態會有變化。
3.2 硫化氫濃度
硫化氫濃度越高,氫通量越高,則HIC、SOHIC、HB、SSCC均越強。
3.3 介質溫度
溫度升高,HIC、SOHIC、HB均增強,但SSCC幾乎只發生在65℃以下。
3.4 其它離子
氯離子只加劇均勻腐蝕,氫氰根則會加劇HIC、SOHIC、HB、SSCC。
3.5 管件元件質量
元件表面質量越高,則發生裂紋產生SSCC的可能性越小。
3.6 材料的強度及碳當量
材料的強度和碳當量越高,越容易HIC、SOHIC、SSCC。
3.7 材料的硬度及焊后熱處理
若材料硬度不高,且經過焊后熱處理,則發生SSCC的概率較低。
以上就是江蘇容大為大家總結的關于硫化氫應力腐蝕的相關資訊,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資訊,歡迎前來咨詢江蘇容大,我們會有專業的項目工程師為您答疑解惑!
標簽:
容大客戶服務熱線
17766358885






蘇公網安備 320205020001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