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的腐蝕試驗——容大檢測
鋁及鋁合金的抗腐蝕性能比鋼高得多,腐蝕損耗也比鋼小得多,但不管什么金屬材料,也不管它有多高的抗蝕性,在使用中總會或多或少地產生腐蝕損耗。每年鋁的腐蝕損耗約為當年鋁產量的0.5%。2020年,中國原鋁產量3730萬噸,照此估算,鋁的腐蝕損耗約18.65萬噸。
鋁及鋁合金的腐蝕主要有點蝕、晶間腐蝕、應力腐蝕開裂、層狀腐蝕等。6000系合金在變形鋁合金中是產量最大的,它的抗腐蝕性能雖不如1000系、3000系、5000系鋁合金,但卻比2000系及7000系鋁合金要高得多。6000系合金的晶間傾向也比較大,對重要結構用的6000系鋁合金材料應進行晶間腐蝕敏感性評估。
從腐蝕的形貌看,鋁的腐蝕可分為全面腐蝕和局部腐蝕,前者又稱均勻腐蝕,也稱整體腐蝕,是指與環境相接觸的材料表面均勻腐蝕而受到損耗。鋁在堿性溶液中的腐蝕就是典型的均勻腐蝕,如堿洗,腐蝕結果是鋁表面以近似相同的速率變薄,質量減輕。但應當指出,絕對的均勻腐蝕是不存在的,厚度的減薄各處不盡相同。局部腐蝕是指腐蝕的發生局限在結構的特定區域或部位上,又可分為如下幾類:
1點蝕
點蝕發生在金屬表面極為局部的區域內或部位上,造成洞穴或坑點并向內部擴展,甚至造成穿孔。若坑口直徑小于點穴深度時,稱為點蝕;若坑口直徑大于坑的深度時,可稱為坑蝕。實際上,點蝕與坑蝕并無嚴格界限。
編輯搜圖
鋁在含氯化物的水溶液中所發生的為典型的點腐蝕。在鋁的腐蝕中,點腐蝕最常見,是由于鋁的某一區域的電位與基體電位不同引起的,或由電位與鋁基體電位不同的雜質存在引起的。
編輯搜圖
2晶間腐蝕
此種腐蝕是在晶粒或晶體本身未受到明顯侵蝕情況下,發生在金屬或合金晶界處的一種選擇性腐蝕,會使材料力學性能劇降,以致造成結構損壞或事故。
編輯搜圖
晶間腐蝕原因是在某些條件下晶界很活潑,如晶界處有雜質,或晶界處某一合金元素增多或減少,也就是說晶界上必須有一層薄薄的對鋁的其余部分呈電負性的區域,它優先腐蝕。高純鋁在鹽酸中及高溫水中可發生這類腐蝕,AI-Cu、AI-Mg-Si、Al-Mg、Al-Zn-Mg合金都對晶間腐蝕敏感。
編輯搜圖
3電偶腐蝕
電偶腐蝕也是鋁的一種特征性腐蝕形態。當一種不太活潑的金屬和一種比較活潑的金屬如鋁(陽極)在同一環境中相接觸時或有導體相聯時,形成電偶并引起電流的流動,從而造成電偶腐蝕。電偶腐蝕又稱雙金屬腐蝕或接觸腐蝕。鋁的自然電位很負,當鋁與其它金屬接觸時,鋁總是呈陽極,腐蝕加速,幾乎所有鋁及鋁合金都無法避免電偶腐蝕。相接觸的兩種金屬的電位差越大,電偶腐蝕也越嚴重。應特別注意的是,在電偶腐蝕中,面積因素極為重要,大陰極和小陽極是最不利的搭配。
4縫隙腐蝕
同種或異種金屬相接觸,或金屬與非金屬相接觸,就會形成縫隙,就會在縫隙處或其鄰近處產生腐蝕,縫隙外沒有腐蝕,是由于縫隙內氧的缺乏引起的,因為此時形成濃差電池。縫隙腐蝕與合金種類幾乎無關,即使非常耐蝕的合金也會發生。縫隙頂端酸性環境是腐蝕原動力,是沉積物(垢)下腐蝕的一種,6063合金建筑鋁型材表面灰漿下腐蝕是一種極為普通的垢下縫隙腐蝕。法蘭連接面、螺母緊固面、搭接面、焊縫氣孔、銹層下與沉層在金屬表面的淤泥、積垢、雜質等都會引發縫隙腐蝕。
5應力腐蝕開裂
應力腐蝕開裂是拉應力和特定腐蝕介質共存時引起的腐蝕開裂。應力可以是外加的,也可以是金屬內部的殘余應力,后者可能產生于加工制造時的形變,也可以產生于淬火時的劇烈溫度變化,還可能是內部結構改變引起體積變化造成的。
編輯搜圖
鉚接、螺栓緊固、壓入配合、冷縮配合造成的應力也是殘余應力,當金屬表面的拉應力達到屈服強度Rp0.2時就會產生應力腐蝕開裂,2000系及7000系鋁合金厚板在淬火時都會產生殘余應力,應在時效處理前通過預拉伸消除,以免加工航空器零件時產生變形或甚至帶到零件中去。
6層狀腐蝕
又稱為剝層、剝落、成層腐蝕,可簡稱為剝蝕,是2000系、5000系、6000系及7000系合金的一種特殊的腐蝕形態,多見于擠壓材,一旦發生可像云母一樣一層一層地往下剝離。
編輯搜圖
7絲狀腐蝕
是一種可在鋁材漆膜或其他涂層下呈蠕蟲狀發展的腐蝕,但未發現陽極氧化膜下的這種腐蝕,一般發生于航空器鋁結構件與建筑或結構鋁件涂層之下。絲狀腐蝕與材料成分、涂覆前預處理和環境因素有關。環境因素是指溫度、濕度、氯化物等。
編輯搜圖
涉及測試:晶間腐蝕試驗
標簽:
容大客戶服務熱線
17766358885













蘇公網安備 320205020001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