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C測試標準——NACE TM0177
SSC測試標準- NACE TM0177
本標準論述了在含硫化氫(H2S)的水環境中,腐蝕和拉伸應力共同作用下,金屬抗開裂破壞的試驗。這一現象通常是當在室溫下發生時被稱為硫化物應力開裂(SSC)'1,高溫下發生時被稱為應力腐蝕開裂(SCC)'1)。 由于隨著溫度和材料不同的變化,這一現象在此被稱作環境開裂(EC)'1。對本標準來說,.EC僅包括SSC、SCC和氫應力開裂。本標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試驗的一致性,以便對來自不同試驗室的數據能在同一基準上進行比較。所以,應用于H2S環境中的所有類型的金屬和合金,不管它們的結構或用途如何,都可借助于本標準進行評價和選擇。本標準使用拉伸、彎梁、C形環和雙懸臂梁(DCB)試件結構來測試材料。參考某些ASTM標準試驗方法作為補充試驗,從而建立了一個全面的試驗方法標準。
ANSINACE TM0177-2016涵蓋了在含H2S的低pH值水溶液中,遭受拉伸應力的金屬材料抗開裂失效的試驗。碳鋼和低合金鋼通常在室溫下測試EC抗力,其SSC的敏感性通常較高。對于其他類型的合金,EC敏感性與溫度的相關性更為復雜。
本標準描述了四種試驗方法:
試驗方法A-NACE標準拉伸試驗
試驗方法B-NACE標準彎曲試驗
試驗方法C-NACE標準C-環試驗
試驗方法D-NACE標準雙懸臂梁(DCB)試驗
試驗方法A在720小時內,沒有失效的最高單軸拉伸應力。
試驗方法B在720小時內,對50%失效概率,統計基礎上的臨界應力因.子(Sc)
試驗方法C在720小時內,沒有失效的最高環向應力。
試驗方法D對有效試驗來說,重復測試試樣的平均K Issc (SSC 臨界應力強度因子)。
TM0177 2016版與2005版的區別
1. 2016版指出,如有需要,可采用碘量法對溶液中的硫化氫濃度進行測試;
2.可采用不在標準中列出的溶液和氣體進行其他目的性測試,但必須在報告中表明。 3.增加測試溶液D(5%NaCl+0.4%CH3COONa,pH 3.8~4.0)及其使用范圍(方法A、C、D)
4.增加了氮氣脫氧后對溶液中殘留氧的檢測,特別是低合金鋼,溶解氧含量在ppb級別。
5.溶液的脫氣方式明確出來只有一種,即溶液在獨立容器內脫氣,然后轉移至已經脫氣過的測試容器內,再次脫氣,氮氣通入速度為100mL/min每升溶液,時間都是至少1h,除非溶液轉移后通氮氣時,檢測到溶解氧濃度達到要求。同時允許其他方式的脫氣及溶液轉移,但必須要能證明脫氧能達到要求。
6.A法拉伸小樣的長度由15mm改成25.4mm。
7.A法樣品表面粗糙度由0.81μm改成0.25μm。
8.對樣品的電解拋光做出規范。
9.C法試驗樣品可以戴新的無粉手套拿持。
10.明確D法樣品表面的粗糙度為0.81μm,增加硬度測試
11.D法增加AOI 5CT Grade C110 溶液D+7%硫化氫 12. 在附錄里面對試驗容器試劑等做了一些參考性建議,還有D法相關內容。
涉及測試:ss測試
標簽:
容大客戶服務熱線
17766358885







蘇公網安備 320205020001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