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偶腐蝕:亦稱接觸腐蝕或雙金屬腐蝕。
定義:金屬自身在電解質溶液中發生腐蝕溶解后,再接觸或與自腐蝕電位更高的金屬電連接而使得腐蝕速率加快的現象。電偶腐蝕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且危害極大的腐蝕形成,它廣泛地存在石油、天然氣、船舶、航空和建筑工業等行業中,一旦發生則極有可能造成嚴重的損失。
電偶腐蝕原理:
當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金屬在導電介質中接觸后,由于各自電極電位不同而構成腐蝕原電池,電位較正的金屬為陰極,發生陰極反應,導致其腐蝕過程受到抑制;而電位較負的金屬為陽極,發生陽極反應,導致其腐蝕過程加速。如下圖,發生電偶腐蝕時,電極電位較負的金屬通常會加速腐蝕,而電極電位較正的金屬的腐蝕則會減慢。

樣品要求
推薦100×30×(2~4),需要提供電偶配對材料,每組至少3個樣;
電偶檢測標準
GB/T 15748-2013 船用金屬材料電偶腐蝕試驗方法
NACE TM0175-2009附錄B 油田設備用抗硫化應力裂紋的金屬材料
試驗方法:
GB/T 15748-2013
GB/T 15748-2013 船用金屬材料電偶腐蝕試驗步驟:
1、試驗電偶陰極和陽極面積比應盡量與使用狀態一致。也可以通過改變陰極和陽極上涂料涂封區面積來調節陽極/陰極面積比例進行試驗。對于管狀試驗可按實際面積進行試驗。導線與試樣連接部位應涂封,確保絕緣。一般用環氧膩子涂封,涂封時確保涂層與基體之間沒有縫隙。
2、將不同金屬試樣分別配成偶對,每一偶對的兩個組元并排垂直放置,不同面積的兩個試樣水平中心線應在同一高度。
將配好的偶對放入燒杯中,加入試驗溶液,置于加熱的恒溫水浴中,試驗溶液與試樣面積比不下于20ml/cm2,兩試樣之間的距離推薦為30mm~50mm,每一組平行樣之間的距離是恒定的,按圖1電連接偶對。對比試樣在同樣條件下同時金相未偶聯狀態下的腐蝕試驗。

3、自試驗開始,在歷經1h、4h、8h、24h試驗后,分別測量偶聯試樣的電偶電位和電偶電流,同時測量對比試樣的腐蝕電位。至24h后,測量次數改為每日上午、下午各一次。試驗過程中注意添加蒸餾水,使燒杯內試驗溶液液面維持原始高度。
4、試驗期間,應使偶聯試樣始終處于電連接狀態。為此,試驗期間應將圖1中的開關2閉合,開關1斷開;測量電偶電流時,先閉合開關1,再斷開開關2;測量結束后,先閉合開關2,再斷開開關1。
5、電偶腐蝕測量也可采用專用的電偶腐蝕測量儀及能滿足要求的恒電位儀、或者專用的電化學工作站,可金相連續監測。根據儀器說明書,測量以上參數,電偶電位的測量精確到1mV,電偶電流的測量精確到1μA。
6、試驗結束后取出試樣,按GB/T 6384規定清除腐蝕產物,并除盡涂封層。環氧膩子涂層可用中性脫漆劑浸泡一段時間,直至完全去除,并烘干試樣。
7、稱量試樣質量,精確至0.1mg。

容大檢測實驗室

Copyright ? 2008-2020 江蘇容大材料腐蝕檢驗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 蘇ICP備16054545號-1
蘇公網安備 32020502000190號 技術支持:迅誠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