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間腐蝕:
晶間腐蝕是金屬腐蝕的一種常見的局部腐蝕,腐蝕從金屬表面開始,沿著晶界向晶粒內部發展,使晶粒間的結合力大大減弱,降低了材料的強度,嚴重時可使材料的機械強度完全喪失,它是危害性很大的局部腐蝕形式之一。材料產生晶間腐蝕后,外觀上沒有什么明顯變化,但強度已完全喪失,會造成設備的突然損壞,因此研究晶間腐蝕機理,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對國民經濟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鎳基合金晶間腐蝕A法:硫酸鐵—硫酸試驗
適用于在硫酸鐵(Ⅲ)—硫酸試驗溶液中測定鎳基合金對晶間腐蝕的敏感性。
鎳基合金晶間腐蝕標準
GB/T 15260-2016 Corrosion of metals and alloys-Tst methods for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of nickel alloys
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鎳合金晶間腐蝕試驗方法
A法:硫酸—硫酸鐵 B法:硫酸—硫酸銅 C法:鹽酸法 D法:硝酸法
ASTM G28-2002(2015)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Detecting Susceptibility to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in Wrought, Nickel-Rich, Chromium-Bearing Alloys。
檢測鍛制高鎳鉻軸承合金晶間腐蝕敏感性試驗方法
A法:硫酸—硫酸鐵 B法:氧化性鹽—混酸
BS EN ISO 9400-1996(R2005) Nickel-based alloys.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鎳基合金.抗晶間腐蝕性的測定
鎳基合金晶間腐蝕樣品要求
GB/T 15260-2016
GB/T 15260-2016 鎳基合金晶間腐蝕A法:硫酸鐵—硫酸試驗步驟:
1、測量試樣尺寸,精確到0.1mm,計算總的暴露面積。
2、稱量試樣,精確到0.001g。
3、把試樣放到試驗溶液中的玻璃支架上,建議一個燒瓶放一片試樣,相同牌號的試樣也可以放在同一燒瓶中進行試驗,但要保證試驗溶液量大于20ml/cm,試樣之間不應互相接觸。
4、試驗應連續進行。推薦部分合金材料試驗時間、密度常數參見下表。
5、試驗后取出試樣,在流水中充分沖洗后,再在丙酮中清洗并干燥、稱重。
6、通常試驗中間不需要更換試驗溶液,但要保持溶液不得蒸發損失。試驗中間若需要,可隨時取出試樣稱量,然后繼續試驗。
7、在瓶體上標記液面位置,通過此標記來檢查由于蒸汽逸出對酸液濃度造成的影響。如果液面位置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則需要更換新的溶液并使用新的試樣或者重新打磨過的試樣再次進行試驗。
8、如果腐蝕速率過快,甚至由此導致酸液顏色發生明顯變化,則需要在測試過程中加入更多的硫酸鐵。通過中間稱量,如果試樣總質量的消耗達到了2g。那么所加入的硫酸鐵的質量和溶解的金屬質量比為10g/1g。
容大檢測實驗室
標簽: 晶間腐蝕試驗
不銹鋼晶間腐蝕試驗
鋁合金晶間腐蝕試驗
鎳基合金晶間腐蝕試驗
Copyright ? 2008-2020 江蘇容大材料腐蝕檢驗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 蘇ICP備16054545號-1
蘇公網安備 32020502000190號 技術支持:迅誠科技